论述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题目内容: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反对“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科学读书习惯,提高公民素养和人文情怀,以推动公民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全民教育体系,而背后则需要制度的改变和观念的创新。
“书到用时方恨少,厚积薄发,活学活用,反对读书无用。”
支持“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民众从投资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万元,全国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负担。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约180万元.占总花费三分之二左右,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
“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
“大学生薪金赶不上农民工,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脱节问题显现。极端例子是,仅约l/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等,造成毕业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贬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1)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读书无用论”?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9分)
(2)实际上,学历与身价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常识。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往往不过是增加了人生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物质财富。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变化。 (12分)
参考答案: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①世界观②人生观③价值观④发展观①②B.③..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值观  ④发展观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材料二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甚至也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第一个变化是有些词汇消失了,例如“粮票”、“布票”,它们在几十年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样一些新词汇出现,例如“周末”、“酒吧”、“咖啡馆”。第二个变化是港台词汇进入大陆日常用语。因此“办公楼”变成“写字楼”,吃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c材料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担任兰..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c材料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该县正遭受严重的内涝、风 沙、盐碱三害,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为了摸清“三害”灾 情,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简便、易 行的“三害”治理方法。他强忍病痛,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材料二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虽然焦裕祿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冈山 精神、延安精

查看答案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A.只学习文化知识就..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A.只学习文化知识就能实现人的完美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C.我们应在主动感悟优秀文化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3日起在央视三套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歌曲》,将模式上..

2014年1月3日起在央视三套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歌曲》,将模式上的创新与内涵上强调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节目播出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该节目的播出既给无数年青人提供了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又使人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①传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