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4

  • 题目分类:申论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材料
1.目前,据《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通告》披露,该校3起举报涉及的教材抄袭、论文抄袭皆属实,学术规范委员会建议对举报涉及的外文学院、五官科医院和信息学院的9名师生,包括博导、年轻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进行通报批评、停止招收研究生、开除学籍等不同的处理。
在对这些教授、学生的处罚决定公布之后,复旦大学的学生普遍认为很有必要,应引以为戒,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处罚过重,认为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抄袭是学术腐败,是大学的顽症,其实也是一种盗窃行为,抄袭者、剽窃者同偷钱包、偷手机的扒手在性质上并无什么不同,都是不劳而获、侵吞社会和他人劳动成果,只不过抄袭者、剽窃者多是些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包括一些"神乎其神"的博导、博士那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抄袭,决不能因为是知识分子的行为而不被视为卑鄙,不受谴责和处罚,相反,抄袭行为危害严重,更应严厉处罚。
可怕的是,有这种抄袭行为的人并非复旦大学所仅有,更有名的大学有,其他大专院校有,在一些相当高级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甚至党政机关也有,有的更严重,而且有的已经蒙混过关,正在享受着抄袭、剽窃成果的幸福,却并未受到处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屡见不鲜的事实,必须正视。今天,从上到下,人们在思考,在发问:为什么说我们的教育有问题?为什么说我们的博士有水分?为什么出不了举世公认的大师?为什么拿不下货真价实的大奖?这里的原因相当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看看复旦大学那几个师生的抄袭行为似乎可见一斑。
2.现象之一:七拼八凑编教材数十年来不换"芯"
据报道,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已经达到500多种,仅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书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高校教材就有100种之多。
其他如: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学、法学概论、文学原理、大学语文等学科也有相同的情况,一些理科的基础教材也大多如此。
那么,这些教材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记者采访了一位同门师兄,这位师兄硕士毕业五年,已经参与编辑或者主编过5部教材,他向记者透露,一开始还是极其认真,找了大概不下100多本的参考资料,在翻看参考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书的章节、甚至内容都是雷同的,于是他也找到了窍门,后来编教材简直成了套路。他告诉记者,编教材既不要搞研究也不用做调查,更不用钻故纸堆查资料,甚至相关领域的著作和论文也不要多看,只要找来三四本已有的教科书,框架体系上略微变动,章节顺序上稍作调整,材料内容上综合综合,文字叙述上处理处理,一本新的教材便诞生了!不过有时候他也不愿意做这种事,便找来几个学生,给他们定一个大体的框架,让他们具体操作便是了。
不仅基础课教材如此,专业课也几乎大同小异。南方某著名大学一位学经济的学生告诉记者,有一天他们上专业选修课,一位70多岁的老师走上讲台,摊开一本发黄的讲义,对同学们诚恳地说,这是我l985年写的讲义,这个学科发展很快,我们大家一起边学习边探讨吧。这位学生说第一次听课大概有30多人,第二次也就来了l0个人,第三次上课5个人都不到了。
如前所述,近年来各种版本的教材层出不穷。但为什么教授们还在使用旧教材呢?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新教材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抄袭旧教材的,有些教材虽然有了一层"学术前沿"和"最新学术动态"的包装,但实质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有的老师宁可使用旧教材,即使使用新教材也是当作"靶子"批判的。
问题是,新教材雷同,旧教材又跟不上时代学术发展的步伐,最终受损害的是中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受贻害的是中国的大学生们。
现象之二:近亲繁殖学术乱伦
北方某著名高校化学专业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都成了博士生导师,在招收博士生的过程中,对外来的报考者一律从严,而本校和本系的报考者则宽松许多。
据该大学研究生院主管招生的老师介绍,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况且本校和本系的老师读博士还可以提高本校和本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据介绍,该大学化学系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教师都在该专业读博士,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其他大学当中也极其普遍。
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员向记者评说这种现象,"这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犹如医学上的近亲繁殖一样,其结果必然带来中国学术整体水平的下降。不仅如此,硕士导师和自己一起读博士,或者本科同班同学成了自己的博士生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种学术乱伦,也带来了学术水平的畸形发展。"这位研究人员介绍,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中,这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是绝对禁止的,同一学校的学生一般不赞成考自己本校的研究生,但中国各个大学招收的研究生绝大多数都是本校的学生。
学术的近亲繁殖,是中国大学学术发展的致命伤,这使得中国大学的"学术"已成为某个圈子的"学术",严重影响了中国学术的发展,以及学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现象之三:扯虎皮做大旗
记者曾经采访南方某著名高校一位小有名气的学者,该学者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学术生涯,令记者钦佩不已。该学者说自己曾经得到过某某学术泰斗的真传,是他的几大弟子之一,而且曾经与某某学术大师过从甚密,与某某学术名人也是铁哥们儿。所幸记者对学界也略知一二,与该学者所说的某学术大师和学术名人也有所交往,一次记者与他们提起该学者,他们竟然一脸的茫然。就在不久前记者又采访了该学者提到的某某学术泰斗,谈到他的学生也就是那位南方某高校的学者,这位学界泰斗告诉我,他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学生。
更有甚者,国内某大学教授从日本某三流大学请来一位三流学者到国内做讲座,为了抬高自己身价(能够请来老外来中国讲学),竟将其吹嘘为日本著名学者,令旁听讲座的国内学者大跌眼镜;一位日本记者听到这件事更是唏嘘不已,此事被日本媒体披露,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
还有一位曾经在英国某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的国内某高校学者,自称是某世界级著名文艺理论家的国内唯一弟子,回来为中国文学大师重排座次,被国内同行贻笑大方。
翻看许多高校学者主编的教材或撰写的专著,会发现许多书上都列着各种各样的学术顾问,比如那位与世界著名学术大师交往过密的国内学者的一本专著,就开列了一二十位的国外各个著名高校的学术顾问、总顾问、特约顾问,而有些学术顾问恐怕连自已都不知道当的是什么顾问。
现象之四:泡沫泛起浮夸盛行
有人称,中国的学术为"注水"的学术,虽然有些夸张,但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近几年中国高校学术界形成了有目共睹的"繁荣",有人总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者特别是享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名学者以及拥有各种奖项获得各种称号的"专家"级学者教授越来越多;二是高校论文、学术专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大学教授,中国的专著、论文数量名列世界前茅,但中国有国际影响的大学教授,或者有国际影响的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期货公司和客户应当通过备案的期货保证金账户和登记的期货结算账户转账存取保证金。 ( )

期货公司和客户应当通过备案的期货保证金账户和登记的期货结算账户转账存取保证金。 ( )

查看答案

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依法对期货公司的金融期货结算业务实行行政管理。 ( )

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依法对期货公司的金融期货结算业务实行行政管理。 ( )

查看答案

下列有权对期货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实行监督管理的是( )。

下列有权对期货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实行监督管理的是( )。A.中国证监会 B.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 C.期货交易所 D.期货业协会

查看答案

根据《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的规定,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期货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 )行为。

根据《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的规定,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期货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 )行为。A.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客户的信息 B.代

查看答案

制定《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的宗旨是( )。

制定《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的宗旨是( )。A.规范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活动 B.防范和隔离风险 C.维护期货市场的秩序 D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