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的某高速公路合同段中有一座公路隧道。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四车道深埋隧道,设计净高6.9m,净宽20m,进口桩号为K9+868,出口桩号为K13+218。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隧道

题目内容: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的某高速公路合同段中有一座公路隧道。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四车道深埋隧道,设计净高6.9m,净宽20m,进口桩号为K9+868,出口桩号为K13+218。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砂岩、页岩、泥灰岩,其中K10+000~K11+500段还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设计要求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了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监控。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双向掘进,对水、电、路、通风等设施进行统一安排,并在正式掘进前完成。通风方式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将新鲜空气采用风管压送到掌子面,然后将废气从里往外挤出。通风机采用轴流式,其额定风量为2250m3/min,风压为6kPa,发电机功率2×115kW。风管与风机相匹配,选配φ1500mm(压人)和φ1000mm(吸出)的强力橡胶软管,每节长10m,软风管接头方式为双反边拉链式接头,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事件二:隧道施工时的通风,设专人管理。要求做到: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两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
事件三:某日早上7时,1名工人进洞启动设备,产生火花,导致隧道发生瓦斯爆炸,该名工人罹难,所幸洞内当时没有其他作业人员,造成损失约320万元。
土建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设施、里程标、百米标等的施工。照明控制系统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A、亮度检测器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该隧道原设计采用射流式通风方式,经多方论证后,难以满足该隧道的通风质量要求,拟变更为竖井排风式通风,并按相关程序完成了设计变更。
问题:
1.补充背景中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2.背景中施工时采用的通风方式属于哪一类
3.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4.写出背景中A的名称。
5.依据现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判断该事故等级。
6.背景中隧道按长度分属于哪类隧道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类变更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关于隧道防排水的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隧道防排水的说法正确的有()。A.边坡、仰坡坡顶的截水沟应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在洞口开挖前修建 B.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 C.正洞施工由斜井、竖井排水时,应在井底设置集水坑,采用相应扬程的抽水机经管路排出井外 D.水平钻孔钻到预期的深度尚未出水时可继续施工 E.中心排水管(沟)设在仰拱下时,应和仰拱、底板同步施工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滑坡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面关于滑坡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滑带土体软弱,易吸水不易排水 B.各种因素引起的斜坡应力状态的改变均可能诱发滑坡 C.滑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多 D.滑带的形状在匀质土中多近似折线形

查看答案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单位进场后设立了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和工地试验室,搅拌站的配电系统实行分级配电:设置总配电箱(代号A),以下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单位进场后设立了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和工地试验室,搅拌站的配电系统实行分级配电:设置总配电箱(代号A),以下依次设置分配电箱(代号B)和开关箱(代号C),开关箱以下是用电设备(代号D)。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配电箱与开关箱装设在通风、干燥及常温场所,每台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制。施工单位对配电箱与开关箱设置提出一系列安全技术要点,部分摘录如下: 要点一:配电箱的导

查看答案

1.背景材料: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度为90m + 155m + 90m,箱梁宽14m,底板宽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8.5m 渐变到跨中的3.5m,施工中采用拼装挂篮,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

1.背景材料: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度为90m + 155m + 90m,箱梁宽14m,底板宽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8.5m 渐变到跨中的3.5m,施工中采用拼装挂篮,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然而在几个节段施工完成后发现箱梁逐节变化的底板有的地方接缝不和顺,底模架变形,侧模接缝不平整,梁底高低不平,梁体纵轴向线形不顺。 2.问题: (1)试分析现场出现问题的原因。 (2)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有哪些预防措施?

查看答案

下列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属于选测项目的有( )。

下列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属于选测项目的有( )。 A、周边位移 B、围岩压力 C、围岩体内位移 D、锚杆轴力 E、拱顶下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