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6年间,在尼日哥德省退伍少将帕施科夫所买..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间,在尼日哥德省退伍少将帕施科夫所买的苏尔卡村,农民进行反抗活动,于 1857年1月被派到那里的侍从武官苏马罗科夫·埃尔斯顿伯爵所镇压。 ……弗拉基米尔省佩累斯拉夫县地主沃尔契诃夫的农民,于1856年举行暴动,用驻扎军队的办法才把他们平定。1857年2月,当这些农民知道被他们派往圣彼得堡请求自由的同村人被捕,又重新进行叛乱。他们从1848年起就常常表示希望获得自由,并诉说他们所受的压迫,为此曾派侍从武官斯托雷平去镇压。 ——沙皇政府第三厅的报告 材料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俄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沙皇进行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所以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下列关于1861年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下列关于1861年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俄国封建社会内部得到一定发展 B.农村中建立起一些使用雇佣劳动力的资本主义农场 C.19世纪40年代末,俄国开始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D.俄国资本主义的总体发展水平低于西欧诸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的是[]A.俄国农奴制于17世..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俄国农奴制于17世纪中期正式确立 B.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乌克兰、波兰等地 C.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还要为沙皇政府服兵役 D.俄国的国有公民不向国家缴纳赋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材料二 1632年,俄籍荷兰人维纽斯经沙皇特许而建立的土拉水力炼铁场,是俄国最早的手工工场。随后,在莫斯科、土拉等地兴建了铸铜、玻璃、造纸、制革等手工工场。 材料三 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商人的势力和社会地位日益增强和提高。他们不仅经营国内外贸易,而且为沙皇政府代理财物,包收捐税,承包工程,供应军需,充当殖民活动的先锋。但在封建贵族占统治地位、农奴制不断强化的条件下,工商业的发展仍很缓慢。 材料四 18世纪中期,俄国的手工工场大量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他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挥舞着鞭子?(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