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我的漫画生涯华君武我开始学漫画..

  • 题目分类:现代文阅读
  • 题目类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我的漫画生涯
华君武   我开始学漫画是在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大概是在1928年。我画了一群学生在打防疫针。没想到这幅画居然被我们学校的校刊编辑看中了,于是就刊登在校刊上面了。这是我刊登在刊物上的第一张漫画。
  后来我更加喜欢漫画了。我学到一首汉乐府诗,里面的第一句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我就把它画了出来。这幅画被浙江日报刊登出来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从此以后我就开始拼命地画漫画。
  当初,我画了很多漫画,大概有两百张,寄给报馆,可就是登不出来。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画。假如我当时放弃不画了,我现在也不会坐在这里谈漫画了。那时的上海有我们漫画界的老前辈:丰子恺、叶浅予等老师。在画漫画方面,我只是一个刚刚进门的“小伙计”,就向他们学习。我那时也不知道有什么“创造性”不“创造性”的,总觉得赶不上他们。因此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在我的漫画里面画很多的人。我一幅画里可以画几百人。当时我的画虽然画得比较糟糕,但是人家知道,有个画大场面漫画的华君武。
  我为什么来强调这个事情呢?就是现在我们画漫画的青年人,不想“创造性”的问题。我认为,别人没有画过的东西,你来画,这叫创作。假如你总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那么就一辈子也没有你自己的东西,原因就在于你没有创造性。比方说齐白石,他是有创造性的大画家。我们进城的时候就听说北京有“东城齐白石”、“南城齐白石”、 “西城齐白石”,他们都是齐白石的学生,画来画去都像齐白石,谁也没有超过他。漫画也是这样,你要跟着谁画,永远跟在他后头,那何必称为“创作”呢?叫“跟作”就行了。我觉得搞漫画创作就要真的进行创作,要有属于自己的、与别人不同的东西。
  最后我想讲漫画创作上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漫画要变形、要夸张,把人画得越夸张、越丑,好像就越好,其实不是这样。过去有人把人画得很丑,所以有些女同志就不喜欢让人家给她画漫画像。当然对敌人画的丑一点没有关系,对我们自己人,我觉得画丑不大好。我画漫画不是夸张一个人的丑,而是夸张他有趣的东西。画漫画并不都是专门把人弄丑的。漫画像不能过于变形和丑化,如果过于丑化,那么被画的人就不容易接受。
1.从本文看,华君武先生能够成为中国杰出的漫画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观全文,华君武先生对学画漫画的青年人提出了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镜子中的难题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总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

镜子中的难题  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总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然而,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镜像问题不仅涉及到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到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  当你面对镜子,举起左手,这时映在镜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右手。这时你猛然发现,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三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

查看答案

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季剑青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

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季剑青  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典由于文字和时代的暌隔,往往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为了使经典成为一般读者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前辈学者做出了卓越的努力。  1938年,朱自清受杨振声的嘱托,开始写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教科书。此后几年,在昆明和成都以及来往于两地的旅途中,朱自清一直没有停下这本书的写作,1942年,《经典常谈》终于出版,几年间仅在文光书店就印了五次。季镇淮称赞它“言之有据,深入浅出,意无不达,雅俗共赏,运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史内容,令人

查看答案

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

天地苍茫一根骨庞 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

查看答案

水墨文字冯骥才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在绵绵细雨中的峨..

水墨文字 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  在绵绵细雨中的峨眉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霭,艰难却直线地飞行着。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于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段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

查看答案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