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教师:下面是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关系的图象,请大家根据图象创设问题情境。生1:小明到小亮家借阅学习资料,从家出发20分钟后到达距他家800米远的小亮家,在小亮家停留了10分钟.小明再步行30分钟回到家。 生2:父亲吃过晚饭外出,步行20分钟后,到达离家800米远的报刊亭,看了10分钟的报纸.然后往回走,散步30分钟后到家。 同学们一边欣赏故事,一边考虑情节是否符合题意。这时,教师发现课堂中一向积极踊跃的课代表小洁略皱眉头。 师(亲切):看来我们的课代表有疑问,告诉大家你在想什么 小洁:在大家创设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教师:下面是距离S(米)与时间t(分钟)关系的图象,请大家根据图象创设问题情境。
生1:小明到小亮家借阅学习资料,从家出发20分钟后到达距他家800米远的小亮家,在小亮家停留了10分钟.小明再步行30分钟回到家。
生2:父亲吃过晚饭外出,步行20分钟后,到达离家800米远的报刊亭,看了10分钟的报纸.然后往回走,散步30分钟后到家。
同学们一边欣赏故事,一边考虑情节是否符合题意。这时,教师发现课堂中一向积极踊跃的课代表小洁略皱眉头。
师(亲切):看来我们的课代表有疑问,告诉大家你在想什么
小洁:在大家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中间一段时间都是看报、学习、休息、吃饭之类,这些都是不动的情况。老师,我在想这条水平的线段能不能表示运动的情况
听了小洁的话。大家愣住了。热闹的讨论变成了安静的思考,老师的心更是一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当然是静止的,难道不对吗 备课时只想到静止的情况,没有思考过是否可以运动呀。但有没有运动的呢 一连串的问号令她一时也想不出答案。
问题:
(1)请分析该教师所落实的函数的教学目标。(7分)
(2)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充当了什么角色 针对小洁同学的疑问,如果你是该教师,你该如何回应 (8分)
(3)针对小洁同学的问题,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情境 如果不存在,请简述理由;如果存在,请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5分)
答案解析:

案例 下面是两位教师关于《等边三角形》的教学过程 教师甲 教师乙 (1)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边怎样 角怎样 对称性呢 (2)等边三角形性质的教学。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①什么样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吗 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3>等边三角形判定的教学 师:哪位同学说说我们应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等边三角形 的判定方法 生:从角和边来考虑。(教师希望的答案是从边和角来考 虑) 师:那你能说一下等边三角形有怎样的判定方法吗 生:

案例 下面是两位教师关于《等边三角形》的教学过程 教师甲 教师乙 (1)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边怎样 角怎样 对称性呢 (2)等边三角形性质的教学。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①什么样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吗 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3>等边三角形判定的教学 师:哪位同学说说我们应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等边三角形 的判定方法 生:从角和边来考虑。(教师希望的答案是从边和角来考 虑) 师:那你能说一下等边

查看答案

案例: 某教师关于“反比例函数图象”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步骤为: 第一步:复习回顾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一次函数的哪些内容 是如何研究的 第二步: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引导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y=1/2的图象。 列表: 描点: 连线:引导学生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描点,并用计算机演示图象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由于X,Y都不能为0,所以函数图象与X轴、Y轴不能有交点(如下图) ……(第三步过程省略) (1)该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分) (2)在第二步的连线过程中

案例: 某教师关于“反比例函数图象”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步骤为: 第一步:复习回顾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一次函数的哪些内容 是如何研究的 第二步: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引导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y=1/2的图象。 列表: 描点: 连线:引导学生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描点,并用计算机演示图象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由于X,Y都不能为0,所以函数图象与X轴、Y轴不能有交点(如下图) ……(第三步过程省略) (1)该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分)

查看答案

材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前一节生态系统概念、范围、结构的基础上,先给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素材“问题探讨”——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一只母鸡,15 kg玉米,没有其他的任何食物。讨论: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之后。教学内容聚焦在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什么是能量流动金字塔这三个问题的学习上。其中,介绍了林德曼的研究,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这节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分析生

材料: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前一节生态系统概念、范围、结构的基础上,先给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素材“问题探讨”——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一只母鸡,15 kg玉米,没有其他的任何食物。讨论: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之后。教学内容聚焦在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什么是能量流动金字塔这三个问题的学习上。其中,介绍了林德曼的研究,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这节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查看答案

材料:在“细胞构成生物体”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某教师先通过一段动画解释了细胞分化的现象,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片油菜叶.让学生自己探究这种植物器官是由多少种不同的细胞群构成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构成表皮、叶柄和“筋”的细胞群是不一样的。再通过与书上插图的对照,学生自己总结出“组织”的概念.教师又利用根尖模型以及课后习题中“吃甘蔗”的案例让学生拓展自己的分析并绘制概念图进行总结。问题:(1)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该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些课程资源?其使用意图是什么?(2)在生物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应注意哪些内容?

材料: 在“细胞构成生物体”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某教师先通过一段动画解释了细胞分化的现象,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片油菜叶.让学生自己探究这种植物器官是由多少种不同的细胞群构成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构成表皮、叶柄和“筋”的细胞群是不一样的。再通过与书上插图的对照,学生自己总结出“组织”的概念.教师又利用根尖模型以及课后习题中“吃甘蔗”的案例让学生拓展自己的分析并绘制概念图进行总结。 问题: (1)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该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些课程资源?其使用意图是什么? (2)在生物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应注意哪些内

查看答案

针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与解法的一节复习课,教学目标如下:①进一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②进一步了解-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配方法、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法等);③会运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④通过相关问题的讨论,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休会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问题: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落实上述教学目标①、②,请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并说明设计意图;(2)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性解法,请设计问题串,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配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作用。

针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与解法的一节复习课,教学目标如下: ①进一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②进一步了解-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配方法、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法等); ③会运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④通过相关问题的讨论,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休会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问题: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落实上述教学目标①、②,请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并说明设计意图; (2)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性解法,请设计问题串,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配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