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第II卷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1~15题。 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

  • 题目分类:高起专语文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第II卷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1~15题。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选文有改动)
1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什么?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12.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13.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答:选项是()。
理由是
14.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答:
15.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
四、阅读下面古代诗文
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各种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各种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但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口竖了

查看答案

[填空题,11.1分] 计数器按CP脉冲的输入方式可分为__同步计数器和____

[填空题,11.1分] 计数器按CP脉冲的输入方式可分为__同步计数器和____

查看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上大学时,从家到学校之间往返都乘火车,是那种

查看答案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在资源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4.前句用什么托兴?

查看答案